很多人对解放战争时期的“野战军”存在一定误解,普遍认为我党曾组建过五个野战军,但严格来说,实际上只有四个野战军。
1948年11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对全军的编制、组织结构和番号进行了统一规划,明确将军区划分为一级军区(即大军区)、二级军区、三级军区和军分区五级体系。其中,一级军区共设五个,分别是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和华北。
然而,在野战军的设立上,却只划分为四个野战军,分别以地名命名为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华北并未单独设立野战军。
到了1949年1月15日,随着平津战役进入尾声,东北野战军已跨入关内,准备继续南下作战,若再按地理名称划分显然不再合适。于是,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将四大野战军依次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依旧没有出现华北野战军的名称。
展开剩余82%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华北军区虽麾下拥有三个野战兵团,但始终没有组建正式的野战军指挥机构。令人费解的是,华北地区的兵力和战略地位明显强于西北军区,同为一级军区,西北能够组建野战军,而华北却无法成立,背后主要有三个关键原因。
首先,是战绩表现。华北军区的前身晋察冀军区,在抗战结束初期,由聂荣臻领导,辖区包括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总兵力约32万人,控制了164个县,人口达4000万。其根据地首府张家口是当时我军唯一掌控的省会城市(察哈尔省会),兵力强大,备受中央重视。然而,解放战争爆发后,晋察冀却屡次在与傅作义部队的较量中受挫。
比如绥远战役,晋察冀军区联合晋绥军区兵力共计14个旅,企图夺回归绥、包头两大城市,但被傅作义顽强抵挡;大同集宁战役中,晋察冀与晋绥军区联合进攻大同,蒋介石派傅作义前去救援。傅作义却采取出奇制胜的策略,不正面进攻大同,而是反攻集宁,这一战略成功打破我军计划。集宁作为张家口的屏障被失守,张家口战役中,傅作义派遣骑兵绕道偷袭,避开主力防线,使得我军唯一占据的省会张家口沦陷,我军撤退时伤亡惨重。
再看冀中穿心战,傅作义麾下鄂友三率领2000骑兵趁主力外出,突袭多个兵工厂,甚至将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的厨房锅都砸毁。傅作义并非蒋介石嫡系,却凭借在华北的军事胜利成为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虽然徐向前元帅后期也取得不错战果,但整体而言,五大军区中,华北的经典战役和胜绩最为稀少。
尽管华北在革命事业和根据地建设上表现优异,但军事上长期被傅作义压制,而组建野战军重点看重军事战绩,这对华北野战军的设立造成重大影响。
西北野战军的情况则略有不同。1947年,胡宗南率中央军20余万精锐部队向陕北发动进攻,陕北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主席决定利用复杂地形拖住胡宗南,以减轻其他战场压力。当时我军在陕北的野战部队只有4个旅,连同地方武装总兵力不过两万余人,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必须建立统一指挥机构,故成立了西北野战军。
在彭德怀总司令指挥下,西北野战军成功牵制住胡宗南,先后打出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重要战役,稳固了战略局势。虽实力不及华北,但西北部队能完成中央交付的任务,保证了其他解放区的安全和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第二个原因,是职责不同。1948年11月整编时,毛主席及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已迁至西柏坡,华北军区的主要任务转为保卫中央安全,职责由攻坚作战转向稳定保安。因此再将其改编为野战军已不适宜。
类似情况在抗战时期的八路军120师也有体现,该师因肩负护卫中央的重任,未能像其他师一样大规模扩张,主要精力用于保障中央安全,难以全力作战。
平津战役结束后,新中国成立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平津地区仍存大量国民党特务和破坏分子,必须由华北军区部队驻守稳定。1948年12月,平津前线司令部成立,聂荣臻兼任平津区卫戍司令,北平城市接管和肃清特务的重任主要由华北军区承担。
1949年6月,华北20兵团进驻天津,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为聂荣臻,检阅部队也以华北军区部队为主。1950年11月,原20兵团机关为基础组建了解放军公安部队领导机构。由此可见,整编野战军时中央已有长远规划,华北军区主要负责中央安全防护,这也是华北未成立野战军的重要因素。
第三是整体局势。三大战役后,大陆形势基本稳定,剩余未解放地区集中在西北、东南、中南和西南四大区域。中央统一规划战场布局,决定西北交由第一野战军负责,西南归第二野战军,东南和中南分别由第三、第四野战军接管。
当时兵力已足够应对接下来的战事,无需再组建第五野战军。华北军区下属的三个野战兵团改为直接由军委领导,必要时可调派支援其他战区。
例如华北第18兵团曾随第二野战军参加解放西南战役,华北第19兵团也曾随第一野战军进军西北。只需中央一声令下,兵团即可迅速调动,无需额外建立野战军指挥机构以免影响指挥效率。
综上所述,华北未成立第五野战军,是基于多方面现实考量,权衡军事战绩、职责定位和战略局势,做出的最为合理且明智的决策。
发布于:天津市融丰配资-股票的杠杆交易-炒股配资门户网-场内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