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宗庆后猝然离世时,外界普遍认为他精心培养的女儿宗馥莉会顺利接掌娃哈哈商业帝国。毕竟这位饮料大王早已布下传承棋局:让宗馥莉创办宏胜集团掌控供应链,一步步将核心业务纳入麾下,甚至生前立下了公证遗嘱明确股权分配。但如今席卷香港与杭州的诉讼风暴,却撕开了残酷真相——单靠一份遗嘱,根本镇不住复杂家族关系里的争产暗涌。
一、精心布局的“体外循环”,难掩遗嘱的局限性
宗庆后对宗馥莉的培养堪称用心良苦。2003年成立的宏胜饮料集团,从注册资本仅150万美元的小企业,成长为总资产达370.47亿元的商业巨兽,与此同时,娃哈哈集团本部总资产仅剩58亿元,宏胜集团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为娃哈哈集团的代工业务,包括高利润产品和销售渠道的利用,娃哈哈集团的利润则主要来自品牌授权和销售。
这种“体外孵化”策略既让宗馥莉积累实战经验,又通过重构上下游产业链构筑护城河。但宗庆后始终没迈出最关键一步——生前从未将娃哈哈集团核心股权正式转至宗馥莉名下。直至去世,他仍持有娃哈哈29.4% 的股权,这部分股权最终变成了遗产,它归属最终要靠遗嘱定夺。
遗嘱的私密性让宗庆后能悄悄安排身后事,却也埋下定时炸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遗嘱继承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即便有公证遗嘱,遗产也不可能直接变现,继承人要不办理继承权公证,要不直接去法院诉讼,否则有关部门就不会办理过户股权、房产、车辆、股票等。但是现实中很多人对办理继承权公证的困难认知可能严重不足。第一,证明要求很高,我曾经接待一个客户咨询,她母亲因为意外身故,但是就是因为无法提供外公外婆的死亡证明以及亲属证明,导致无法继承其母亲名下的房产。第二个问题是,无隐私没有秘密。在办理继承权公证时,所有的财产信息,包括被继承人有多少财产、每个继承人能分到多少财产,都会被暴露出来。一旦继承人之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遗产继承进入诉讼程序,财产信息还会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根据自称宗庆后三位非婚生子女对宗馥莉发起的诉讼,他们显然对遗嘱内容毫不知情。当他们拿着宗庆后生前承诺设立信托的邮件截图找上门时,遗嘱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它能明确分配方案,却无法阻止继承人们对“分配依据”的质疑。
对比香港富豪李嘉诚的操作,差异立显。李嘉诚通过不可撤销信托将长江实业股权提前分配,受益人虽有变动权,但资产归属框架早已固化。这种“生前确权”模式从根源上避免死后争产,而宗庆后选择的遗嘱继承,本质上是将矛盾延后爆发——法律赋予任何法定继承人挑战遗嘱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权利。
二、信托“防火墙”未筑牢,遗嘱反成导火索
宗庆后并非没考虑过信托。如果三名子女提交的证据为真,他2003年就指示下属有设立信托的意愿,承诺给三名子女每人7亿美元,账户余额最高时达18亿美元。但这个本该成为“防火墙”的信托,却成了争议焦点。问题出在到底信托有没有设立。尽管英美法系存在宣言信托、口头信托的形式,但是作为这么大体量的海外资金,宗庆后不可能不找专业信托机构做受托人,如果是专业的机构,从自身风险把控角度,不可能不签署书面信托文件、不可能不对客户做KYC调查就接受委托,包括资金来源、反洗钱等一系列调查。如果宗庆后仅靠邮件指令下属操作,既未签署正式信托契约,也未将资金完全剥离至独立信托账户。我更倾向宗庆后根本没有完成信托的设立。
至于网上流传的大女主爽文“宗馥莉以转移110万击穿信托”的文章,真的是臆想。根据现有信息,宗馥莉目前能动用公司账户的110万,是因为她是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这个BVI公司的唯一董事!BVI公司通常不需要使用公司印章来签署文件,董事的签字不限于日常运营,还包括重大交易、法律文件签署、授权代理等多方面内容。再说,如果宗庆后生前真的为相关受益人合法设立了信托,第一,宗馥莉是不可能以“公司海外储备金”为由转移110万美元的;第二,如果宗馥莉以保护人或者其他信托角色身份擅自转移了110万美元信托财产,作为受益人的三个子女完全可以找宗馥莉追责,这也更谈不上信托被击穿,而是宗馥莉侵害了信托利益问题。
反观龙湖集团吴亚军的信托安排,她通过离岸公司持有股权,再将公司股权注入信托,受托人、保护人、受益人权责分明。即便离婚分割财产,信托资产也未受波及。而宗庆后的信托更像一笔“口头画饼”,既没隔离企业资产与家族财富,最终沦为争产战场。
遗嘱在这场混战中反而加剧矛盾。
根据新闻媒体披露,目前比较可信的是宗馥莉手里有份宗庆后遗嘱公证书——编号(2024)浙杭东证字第1056号,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宗庆后名下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及收益全部由宗馥莉继承。通过企业公开信息查询,宗馥莉是在宗庆后去世6个月才把宗庆后名下29.4%股权变更到自己名下,之所以耗时这么长才完成过户,是因为继承权公证流程确实繁琐。我们看到宗庆后尽管有遗嘱,但落实到多子女家庭,越容易引发继承人之间的纷争,即便是公证遗嘱,继承人之间也可以质疑遗嘱效力和真实性,埋下亲人反目的祸根。此前杜建英的三子女也向杭州法院申请调取宗庆后血液样本进行DNA比对,目的就是质疑并要分割宗馥莉继承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其价值超过200亿元。
三、争产背后:家族企业传承的双重致命伤
这场争产大战揭开了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普遍困境,宗庆后留下的不仅是58亿总资产的娃哈哈本部和370亿的宏胜系,更是未解决的传承命题:
01个人财产变遗产
宗庆后生前尽管多次登顶首富位置,但是都只强调创富的“进攻”策略,即如何把蛋糕做大赚更多的钱,而忽视了创富背后的“防守”策略,即钱的归属问题,最后钱到底归谁?从三名私生子女申请与宗庆后在医院遗留的血液样本进行DNA鉴定确认亲子关系来看,宗庆后在生前至少没敢面对现实,去光明正大地确认与孩子的关系,要知道人去世后要确认亲子关系非常难的事情!如果三名私生子女被认定为宗庆后的孩子,根据《民法典》第1071条,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继承权。这意味着宗庆后遗嘱之外的财产,需先析出夫妻共同财产(施幼珍部分),再由宗馥莉与三名子女共同继承法定份额。
02 传位与传产的割裂
宗馥莉虽掌控宏胜集团和娃哈哈管理权,但争产大战可能让她陷入“有管理权无所有权”的困境。娃哈哈集团是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46%的股份、宗馥莉持有29.4%的股份、职工持股会持股24.6%的格局,从股权控制上,宗馥莉是小股东,连一半的决策权都达不到,更不要说66.7%的绝对控制权了。根据多份报道,2025年1月21日,娃哈哈集团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商标转让申请,计划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从集团公司转让至某公司。这一行为被外界解读为宗馥莉在集团内部权力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一步,旨在进一步掌握集团的品牌资产控制权。然而,这一转让行为并未完成登记备案。娃哈哈的商标价值才是无价之宝!现在的争产大战和潜在的股权隐患,恐怕会带来这个家族的无限内耗。
03 给所有企业家的“身后课”
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在全国审理的遗产继承案件当中,遗嘱被确认无效的占60%。这提醒我们:传承规划不是写份遗嘱就万事大吉,而是要搭建“法律工具组合拳”。
若宗庆后生前完成这三步,或许能避免今日之乱:将核心股权或资产注入家族信托,明确宗馥莉或其他家庭成员为信托受益人,在公司章程和家族宪章中明确家族企业管理人及遴选规则;考虑生前赠与而非单靠遗嘱,提前完成部分资产权属转移;通过遗嘱之外的工具安排非婚生子女利益分配方案,而非依赖事后诉讼。
如今娃哈哈的争产大戏仍在继续,香港法院的禁令等待杭州中院的 审理结果,宗庆后留给宗馥莉的股权看似清晰实则背后权力斗争风起云涌。
这场争产大战最残酷的启示在于:对企业家而言,生前的每一次“拖延”,可能都是给身后的家族埋下一颗雷。毕竟在资本的游戏里,亲情永远经不起欲望的考验。
rzhanglawyer
融丰配资-股票的杠杆交易-炒股配资门户网-场内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