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健康的力量
精医 诚信 至爱 利民
胡大爷是农场退休职工,平时爱遛弯、打球,身体一直觉得“没啥毛病”。半个月前,农场组织退休职工体检,其中包含胃镜项目。一开始,胡大爷觉得自己胃好得很,不想做。但在女儿的坚持下,还是完成了这次检查。
没想到,这一查,竟查出大问题
在建三江医院胃镜检查中,医生发现胡大爷胃窦后壁小弯处有一处偏黄色的小糜烂灶,外观与普通炎症极为相似。
在放大内镜的精细观察下,吴主任逐次检查腺管形态和微血管结构,最终判定该病灶为 “肿瘤性病变”,并精准实施了 活检。 病理结果: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胡大爷和家属看到报告,心情沉重。为彻底治疗,他们再次来到建三江医院消化内科,当天办理住院,完成术前准备。次日上午,在吴主任统筹和麻醉科、病理科协同支持下,由秦轩医生主刀,历经一小时精细操作,顺利将病灶完整剥离。术后病理证实: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粘膜内癌变。
展开剩余66%胡大爷术后恢复良好,眼含热泪地说:“要不是你们查得这么仔细、技术这么好,我这条老命可能就耽误了!”
事实上,像胡大爷这样的病例,建三江医院消化内科每年通过内镜下早癌筛查及微创切除治愈近百例。
🩺科普时间|胃镜下如何精准发现早癌?
胃早癌的内镜精准诊断,是靠“先进设备+丰富经验”双支撑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四个关键步骤:
1.常规白光内镜初筛
医生通过白光胃镜全面观察胃黏膜,注意是否存在颜色变化(如发红、褪色)、微小隆起或凹陷、黏膜粗糙、边界清晰灶、血管异常等疑似信号。
2. 电子染色/染色内镜精准定位
发现可疑区域后,应用特殊光谱或染色剂(如靛胭脂、亚甲蓝)喷洒,使病灶与正常黏膜对比更明显,轮廓更清晰,避免漏诊微小病变。
3. 放大内镜精细观察
启动高倍数放大内镜,细致观察黏膜腺管结构、微血管形态等。早癌常表现出腺管结构紊乱、消失,微血管增生、形态不规则等典型特征。
4.靶向活检病理确诊
在高度怀疑的区域精准取样送病理检查,最终明确病变性质、分级及浸润深度,为后续内镜下根治性切除提供依据。
📌 简单来说:
就像“侦探破案”——先初步排查,再标记嫌疑点,深入追踪线索,最后拿到确凿证据。四步结合,实现早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我们振奋精神 服务您的健康
编辑 /季 顺 曲福奎
审核 /马婷茹 吴梓雷
发布于:北京市融丰配资-股票的杠杆交易-炒股配资门户网-场内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