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传》里,安陵容为啥偏偏选皇后当盟友?对她来说,皇后还真就是 “合作不二人选”。而皇后拉拢安陵容的过程,不光是她自己的宫斗高光时刻,更是甄嬛被算计得最惨的一次 —— 连亲姐妹都反水,最后还连累自己失子、眉庄惨死,代价太大了。
皇后的 “探视”:说几句暖心话,比甄嬛送东西管用先说说安陵容和甄嬛、眉庄的相处:以前大多是安陵容主动跑咸福宫、碎玉轩找她们,甄嬛和眉庄很少主动去延禧宫。安陵容后来得宠,被浣碧甩脸子摔茶碗,有阵子没去碎玉轩,浣碧还背后吐槽她 “恃宠而骄”。那时候甄嬛想安抚她,也只是让下人送点东西过去,没亲自上门。
虽说甄嬛和眉庄在物质上帮了安陵容不少 —— 送首饰、举荐她承宠,但说到底,一直是安陵容在 “求融入”,想跟她们凑成一伙。可皇后不一样,她去延禧宫看安陵容,虽然是有目的的,但一进门就注意到 “这屋子冬冷夏热”,还拉着安陵容的手说 “你手好凉”,一口一个 “你最谦和有礼”“我打心眼疼你”“怕你吃亏”。
展开剩余80%这些话看似普通,却正好填了安陵容的 “情感窟窿”。她最嫉妒的就是淳儿能从甄嬛那得到偏爱,而自己一直没这种待遇。甄嬛对她的好,更像 “同情”—— 帮她、抬举她,却没让她觉得自己被 “认可”;可皇后的话不一样,全是 “欣赏” 和 “重视”,让她觉得 “我是有本事的,不是只能靠别人帮衬”。
对安陵容这种自卑的人来说,“同情” 太不靠谱了 —— 人家想收就能收回去,自己一点主动权没有;但 “欣赏” 是认她的能力,有能力才觉得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甄嬛其实不是不在意安陵容的感受,只是她从小在蜜罐里长大,根本不懂安陵容的心思:她以为 “我给你一大筐桃子(物质帮助)” 就够了,却不知道安陵容只想要一个 “苹果(被认可)”。
皇后就懂,因为她跟安陵容有相似的 “苦日子” 经历,知道她最缺啥。哪怕皇后扔过去的是个 “烂苹果”(虚情假意的认可),安陵容也感激涕零 —— 毕竟这是她求了好久都没从甄嬛那得到的东西。
甄嬛信 “良心”,皇后信 “人性”:谁更懂宫斗?前期的甄嬛太单纯,总觉得 “我对安陵容好,她有良心,就不会反过来害我”。可她忘了,在后宫生存面前,“良心” 根本不值钱。皇后就不一样了,她是从 “姐姐压着自己、害亲人夺宠、杀皇嗣保地位” 的血路里走出来的,早不信什么良心了,她只信 “人都想趋利避害”。
皇后怎么拿捏安陵容?她从安陵容被子里找出诅咒华妃的 “小人儿”—— 这一下就抓住了安陵容的把柄,断了她的退路。那时候安陵容只有两条路:要么听皇后的话,要么跟甄嬛联手破局。可皇后早算准了,安陵容不敢跟甄嬛说 —— 她怕甄嬛看不起自己,更怕这事传出去掉脑袋。
甄嬛以为 “我帮过她,她会跟我说实话”,可她没看清安陵容的自卑和恐惧:安陵容宁可信皇后的威胁,也不敢赌甄嬛的 “良心”。这就是皇后比甄嬛狠的地方 —— 她不跟你谈感情,直接掐住你的软肋,让你不得不跟她走。
皇后是 “捕猎者”:专挑安陵容的弱点下套后宫就像个 “修罗场”,跟鱼缸里的情况一样 —— 要是有鱼受伤了,别的鱼不会帮它,反而会追着咬,直到把它咬死。皇后就是最会找 “受伤鱼” 的捕猎者,她一眼就看穿了安陵容的弱点:家世差、自卑、疑心重。
华妃只看到前两点,所以敢大晚上叫安陵容去翊坤宫唱歌取乐;皇后却盯住了 “疑心重”,用这一点彻底堵死了安陵容的退路。她去延禧宫时故意说 “是你好姐妹举报你扎小人”,安陵容一开始还半信半疑。等皇后走了,安陵容气急了打宝鹃,宝鹃反过来挑拨:“你忘了当初菊青给你换被子的事?说不定就是甄嬛那边的人搞的鬼。”
这话一下就戳中了安陵容的疑心 —— 她本来就觉得自己在甄嬛那没分量,经宝鹃这么一挑,彻底不信甄嬛了。到这时候,安陵容已经没路可选了,只能跟着皇后走。
皇后这一套操作,比后来的 “纯元故衣” 事件还狠 ——“纯元故衣” 只是让甄嬛失宠,可安陵容反水,直接让甄嬛小产,最后连眉庄都因为帮甄嬛而死。好在后宫里像安陵容这样 “好拿捏又敢拼命” 的妃嫔不多,也幸好甄嬛在甘露寺三年长了记性,补上了 “不懂人心” 的短板,不然最后能不能斗过皇后,还真不好说。
其实说到底,甄嬛输就输在 “太实在”—— 她以为真心换真心就够了,却没明白,对安陵容这种缺爱的人来说,“被看见、被认可” 比物质帮助重要得多。而皇后恰恰抓住了这一点,用几句虚情假意的话,就把甄嬛的 “好姐妹” 变成了最狠的敌人。这也难怪,安陵容会觉得皇后比甄嬛 “更懂自己”,哪怕知道皇后是利用她,也愿意跟着走 —— 至少在皇后那,她能找到一点 “自己有用” 的错觉。
发布于:山西省融丰配资-股票的杠杆交易-炒股配资门户网-场内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